衡量经济总量的指标的局限性_经济(2)
时间:2021-04-09 09:56 类别:热点图片
gdp的概念最早由哈佛大学的经济学家库兹涅茨于1934年提出,随后在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中,gdp被正式认定为一国经济总量的统计工具,也成为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立足经济总量小这一最大现实,我县将以增加税收和就业为衡量标准,引进质量效益好的项目,围绕工业、三产服务业、农业龙头企业、城市建设等方面全方位招商引资,扩大对外开放。
资金总量反应的是一个城市“多有钱”的指标,它代表的是本外币存款的总额,也是城市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吴深生指出,第三产业是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是反映一个地方的发达进步程度,随着人民物质生活相对宽裕,第三产业将成为增长最快的产业,将是拉动未来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培育和壮大第三产业,既关乎当前又关乎长远,既关乎总量又关乎结构,既关乎经济发展又关乎社会
立足经济总量小这一最大现实,我县将以增加税收和就业为衡量标准,引进质量效益好的项目,围绕工业、三产服务业、农业龙头企业、城市建设等方面全方位招商引资,扩大对外开放。
材料一 2006年 2014年各国gdp总量注 国内生产总值 gdp 是指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状况重要指标
任保平教授首先指出衡量高质量发展的标准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并认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的总量和规模增长创新驱动阶段后, 主
按照gdp总量确定入围名单倡导城市不断做大,考量人均量倡导城市不断做强,加入软经济指标则是倡导城市不断做优,“做大做强做优”体现了“五个文明建设”和“五大发展理念”的导向和激励,可以更全面、科学地衡量城市在经济、社会、科教、文化和生态等方面的综合发展水平。
【30省份去年gdp揭晓 6省区进入发达国家水平】2012年,各省份经济总量稳步上升,浙江、江苏、内蒙古三地人均gdp首次突破一万美元大关,加上此前人均gdp已超1万美元的京津沪三个直辖市,按照世界银行的衡量标准,6省区已进入发达国家水平。
所谓\"国家实力\"是指实现国家战略发展目标的能力,具体包括\"四力\":一是经济实力,反映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实力,用经济产出来衡量,如gdp占世界总量比重;二是科技实力,反映在世界科技中的实力,用主要科技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
读 我国城市化水平地区差异图 .回答下列各题.1.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 a.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b. 城市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c. 城市经济总量占区域经济总量的比重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知识点一、考察常见的经济学名词 如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gdp等概念都曾经在公务员考试中反映过,考生需要知道这些指标的内涵,如恩格尔系数衡量居民生活水平,基尼系数衡量收入分配差距,gdp则是国民经济总量的重要衡量指标。
三个衡量指标: 第一、人口在750万至1500万; 人口政策是总量控制,广州深圳的人口总量不到京沪的三分之二, 所以广深的人口控制压力小于京沪,而“经济—人口比值”又高于京沪,发展机会更多,这是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为适应公司新的营运资本,营运资本的相关衡量指标逐渐拓宽,仅仅以资本的流动性(周转期)作为其衡量指标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往往无法反映公司的真实资本营运情况,因而容易造成决策错误(兰素英等,2019)。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阅读
- 最新文章
- 总排名
- 每月排行
- 推荐阅读
- 阅读排行
- 延伸阅读